涉排水管理和水弹性城市建设中山市两部地方性法规下月起实施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方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27 08:00:43

产品详情

  4月25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中山市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黄俏伦主持会议。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冯镜华、副主任陈宇宁分别解读条例有关内容,中山市水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和执法局等部门负责人先后介绍贯彻落实条例的具体措施。

  据悉,《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和《中山市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经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经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

  记者梳理发现,《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围绕职责分工、规划与建设、排水管理、排水设施运营维护、法律责任等设置六章39条共27项制度措施,对排水管理工作进行全链条把控,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排水管理法治体系。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细化国务院条例和省条例的规定,使上位法在中山落地生根;二是将中山市在排水管理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总结提炼,形成固定的法规制度,实现经验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针对中山市面临的特殊问题,如部分区域排水设施老化、内涝风险较高等,制定相应的可行性措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法治保障。

  冯镜华在解读时表示,条例进一步理顺了有关中山市排水管理机制方面的内容,着力打造市、镇一体的排水管理调度体系,提高排水管理效能。

  围绕科学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全市排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排水信息及时来更新和共享,以提高排水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化水平;围绕市镇街协同防涝,条例第十三条要求市政府统筹编制全市内涝防治规划,对于内涝区域跨镇街的,要建立协同防治应急机制,统一规划资源调配,同时要求镇街也要制定本辖区内涝防治专项规划,并结合城市更新、生态治理,因地制宜完善排水设施运维,提升防涝能力;围绕排水户管理精细化,条例第二十八条将排水户分为重点排水户和一般排水户,并且要求市排水主管部门制定排水户分类管理办法。

  此外,条例还就统筹处理突发情况和解决排水痛点难点进行细化规定。例如,针对通沟余泥这一典型“环境高风险废弃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制定具体管理规范,对通沟余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排水行业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山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敏铿表示,作为排水管理主管部门,中山市水务局将压实责任链条、完善排水管理体系,聚焦民生需求、持续加强排水管理,强化宣传动员、凝聚依法排水共识,全力推动《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落地见效。

  同样将于5月1日起实施的《中山市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共26条,聚焦“建机制、强规划、严管控、保运维”,构建了四大核心制度。

  陈宇宁在解读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性、系统性较强,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所有的环节,涉及道路、建筑、园林绿化、水利、市政等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条例旨在通过建立市、镇两级人民政府统筹,市直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构建权责清晰、各司其责、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提升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成效。

  在加强水弹性城市规划管理上,条例突出专项规划的引领作用,强化源头管控,确保水弹性城市建设从规划阶段就高标准、严要求;在建立水弹性城市设施建设全流程管控机制上,条例从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环节细化要求,保障建设质量;在确立水弹性城市设施运行维护责任人制度上,条例规范运行维护,解决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确保水弹性城市设施功能有效发挥,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颁布实施《中山市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标志着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也彰显了中山市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勇气。”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黄民强表示,未来将构建刚柔并济、以法为纲的管理模式,持续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一方面,制定系统完备的配套实施细则,包括《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全流程管控的通知》以及《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等多项技术指引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可操作、可落实;另一方面,针对不同项目类别,制定差异化的管控指标要求,确保管控措施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据了解,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中山市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4部水环境治理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环境治理法规体系。这些法规相互衔接、协同发力,从水环境保护、流域协同治理到排水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水治理工作,为中山打造美丽宜居城市、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

米乐体育app官方版下载 米乐体育app官方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