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地下水的管理和利用愈发受到重视。最近,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了一项颇具创新性的专利——‘一种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抗浮缓冲柔性池’。这一专利的申请,预示着在环保行业中又一重大突破。
一项新专利的诞生根据金融界的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5年3月17日公布了该专利公开号CN119615965A,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专利的摘要中提到,这种新型柔性池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在地下水位较高情况下出现的池体抗浮问题。传统的柔性池在高地下水位的地区应用受到了诸多限制,这一新的设计理念,通过夹层结构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原理剖析这一发明核心在于其夹层材料的设计。当地下水位上升时,该夹层材料会自动膨胀,由此产生支撑力,抵抗水的浮力对池底的顶托作用。这一技术特点,极大改善了柔性池的稳定性,使其不再因外因而浮起。这种抗浮缓冲的柔性池,不仅能适应更高的地下水位,还在储水容量较大的地区表现出色。
市场潜力及应用前景该抗浮缓冲柔性池的面世,将极大地拓宽柔性池体的应用限制范围,尤其是在地基较差、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无论是在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还是城市的地下空间,这一技术都可提供安全可靠的储水解决方案。预计未来几年,这一专利技术将在生态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中发挥关键作用。
企业背景及实力分析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在合肥市,专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3168.967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也与之持平,显示出其较强的资金实力。从其在天眼查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公司对外投资超过42家企业,并参与过2311次招投标项目,拥有351条专利信息和51个行政许可。显然,通源环境在行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实力,为新专利的研发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保护的社会意义在全球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该专利的实施,不仅能解决储水安全的问题,还能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安徽东源环境公司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使命。
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尽管这一专利技术的推出,在储水技术上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可能面临不少挑战。如何让市场接受并普遍应用这一新型柔性池,如何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发挥最佳效率,都是企业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抗浮缓冲柔性池’专利的申请,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创新,也是对环保事业的积极探索。随着这一专利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与应用,期待它能为水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追求的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